最全的有机农业百科全书知识
有机食品的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对有机食品市场秩序造成巨大破坏。
□徐辉
记者对有机食品问题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2016年以来,至少有15批次有机食品被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虚假宣称“有机食品”5起,认证机构和检验人员在境内经营的情况4起。违反规定。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甚至可以随意定制“有机食品”标签。专家认为,重认证、忽视管理是有机食品认证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亟待规范(新京报5月15日)。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有机食品往往意味着安全和保障。然而,带有有机食品标签的食品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有的甚至是假有机食品。有机食品的乱象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对有机食品市场秩序造成巨大破坏,必须下大力气责令改正。
整顿有机食品市场乱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首先,坚决杜绝未经认证的食品标签含有“有机”、“有机”等字样,可能误导公众认为食品是有机食品。这有赖于当地认证监管部门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和投入。对有机食品进行全面查处,对未经认证标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对涉嫌假冒、冒用、非法买卖证明商标的,应当依照《产品质量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得不偿失。
其次,认证机构应加强对认证食品的后续管理,确保认证的有机食品货真价实。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对允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获证后跟踪检验。现行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还规定,认证机构应对认证产品及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确保认证结论能够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可见,谁认证、谁管理是对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有机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必须对其提供的有机食品质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认证机构还必须对其认证的有机食品的质量负责。有机食品承担着后续认证管理的责任,不容忽视,更不能违规认证。
有机食品市场的种种乱象给认证机构在认证管理方面敲响了警钟。要通过强化法律责任来约束认证机构的认证行为,强化认证机构的管理责任。在“认可”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认为认证机构未要求其改正或取消其对不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使用认证标志的资格,从而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认证机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认证监管部门应当撤销其认证资格。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证书或者有其他违反认证规定的行为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员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检验资格和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些法律规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应当下功夫,让认证机构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管理责任,让有机食品真正买得值、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