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财产品直达

有机百科

最全的有机农业百科全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有机百科

山区丘陵地带农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机适地还是改地适机?

时间:2024-08-14   访问量:1548

山地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痛点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也是亟待改变的痛点。

长期以来,山区、丘陵地区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三分,机械化耕作更加难以实现。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否则农业就只能是原地踏步。

从逻辑上讲,在“休闲时代”,山是最有价值的。问题是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业本身没有收益,有地的增产不增收,无地的不能施展才华。如果想突破目前的限制,关键是要找到合理的发展方式,缺乏人才支撑,潜在的价值驱动力难以释放。

农业机地_有机农业的痛点_哥哥温柔点痛

对于山地丘陵地区农业如何发展,从机械化角度看,目前存在着“机适地”与“地适应机”的争论。

“机地适应”路线认为,我国农业机械研发力度还不够,还没有研制出能够自行平衡爬坡、爬丘陵和在小块土地上作业的农业机械。

“以机改造”路径认为,现代农业不仅需要单一农机的进步,还需要地块、农艺等因素的匹配,现代农机需要适应整体、连续、平整的农田,将零散的坡地改造成“短长、小大、坡变平”,使之适合农机作业,才是根本出路。

但2021年以来,低产田整治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如重庆正全市推进山区丘陵区农田机械化改造;四川、山西、宁夏、贵州、湖南等省区也在稳步推进,广东目前正在探讨丘陵山区农田机械化改造,准备开展试点。

但试点也需要投入巨大,有些地方条件不允许,毕竟我国是“大国小农”,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于不能机械化的农田,就得另辟蹊径。

我认为,根本上取决于山区丘陵农田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选择规模适中的“大农业”,还是特色鲜明、产品优良的“小农业”?这个很重要,不能一刀切,最后只会浪费人的时间和金钱。

我国山地丘陵地貌占国土面积的73.4%,大部分村落位于山地丘陵地带,因此土地分散,难以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农业。如何实现小农户由“小微”向现代化转变成为当务之急。

山丘农业要从“小微”向现代化迈进,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增加山丘农田嫁接的溢价空间。单从特色看,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原始,无污染,天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有自己的农业特色;有地方传统的乡村风貌和民俗风情;有山有水、绿植自然风光特色的村落。只有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小农业”发展建设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趋势下,山区丘陵区产业振兴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的关键,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选准着力点,谋求由“小产业”向“大产业”发展,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生态旅游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形成中小型农业综合体。

生态循环农业是山区丘陵地区农业发展的重点

生态循环农业以产业链为中介,将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从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实现农业高效生产和绿色发展。

在“休闲、绿色、健康”常态化需求下,主要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从满足“量”的需求转向满足“质”的需求,不仅让覆盖区域的消费群体吃得好、吃得好、吃得健康,也让农业发展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绿色生产,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有效组织农户,联系农户,带动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前提是要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或土地托管机制,防止小农户利益受损,处理好农户与土地的关系。

生态循环农业不仅可以开展特色农业、优良农产品的种植,还可以开展养殖。在养殖方面,为减少农村环境污染,需要建设沼气池和有机肥管道,将畜禽圈舍内的粪便转移到沼气池中发酵,生产出沼气和沼液,将沼气运往附近农村社区供生产生活使用,沼液运往附近菜园、田地作为有机肥,形成“饲草—肉类—沼气(有机肥)”绿色生态循环农业。

哥哥温柔点痛_有机农业的痛点_农业机地

生态循环农业带来三大启示

1、“变废为宝”。在绿色循环理念下,普通意义上的“废物”无非是没有得到妥善利用的资源。例如农业企业的农牧业粪便等废弃物,如果随意丢弃或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但只要在清洁生产标准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无害化处理,就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用于产业发展。这不仅能让农业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还能极大地激发农村生态治理的积极性,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2、“效益”与“绿色”并存。从农业生产效益看,推广绿色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产品绿色安全;从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看,推广绿色循环农业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大大节约了农业资源,有效治理了农业环境污染;从再生资源产出利用看,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投入的精准化、集约化,大大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率,帮助农民科学施肥、合理耕作;从社会治理效益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保障了消费者餐桌的绿色安全。此外,农业废弃物沼气化后,可以减少疾病传播源头,避免地表水污染。此外,用沼气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社会经济效益看,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沼液的施肥效率比液体肥料高,沼液灌溉节省了使用有机固体肥料的成本,使用沼气减少了化石燃料的开采,节省了使用化石燃料的成本。

3.把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目前全国一些地区正在关闭一些生态效益较差的农场,但关闭成本较高,与其关闭,不如完善配套设施,向循环农业方向发展。

生态循环农业解决三大痛点

1.农业多样化生产经营需要吸收各自优势

目前,全国各地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其实有很大差异,建议吸收各自的优势:首先,专业养殖种植大户作为规模经营主体,有能力承担适度规模农业经营,可以作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专业大户可以带动小农户发展,分散小农户也要积极融入生产专业队伍,向科学养殖、科学种养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水平;最后,农民合作组织具有组织个体户、带动大户、对接企业、连接市场等多种功能,可以承担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功能,开展有组织的农产品流通业务。

2.缓解土地荒废问题

目前,全国农村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主要劳动力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青壮年90%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土地撂荒问题持续加剧。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既能维持农业生产,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应用

目前,青年人大多不懂农业种地,老年人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思维僵化,不愿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如给畜禽施肥多用化肥,少用有机肥和农家肥;病虫害防治多用农药,少用生物、物理杀虫剂,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安全。因此,需要培育有文化、会管理、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哥哥温柔点痛_有机农业的痛点_农业机地

生态循环农业需跨界融合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利用好山地丘陵优势,充分发挥其优势,释放其潜在价值。既然认同农业、扎根乡村,就要懂得实现农业要素重组,注重产业叠加融合,懂得跨界融合,凸显农业和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

以生态旅游为引领,利用传统乡村风光、民俗特色,提升农耕文化,复兴农耕文明,再造耕耘、耕种、乐耕、静耕等泛农业价值,打好生态牌,满足“生态消费、文化消费、精神消费”新需求,打通“市民下乡、农业进城”之路,带动特色农产品本土销售和渠道全面拓展。

同时,要重视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三品一标”农产品。

这不仅有利于周边山村的发展,而且可以不断改善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将传统村落改造为牧区社区,以牧区医疗卫生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最终形成生态循环农业中小型农业综合体。

山区丘陵地区农村如果想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规划设计,避免走弯路。

生态循环农业不仅能让我们更贴近脚下的土地,还能创造无限可能。农民的智慧从土壤中生长出来,只有打破种田的惯性,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养活自己。

生态循环农业的本质在于回归自然,本质在于朴素。

文/ 李国民/ 跨界融合规划师/ 专注乡村建设、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项目选择、政策把握、市场拓展、运营监测;敬请关注“美丽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