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财产品直达

有机百科

最全的有机农业百科全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有机百科

远山的回响:石嫣,从清华博士后到新农人的蜕变之路

时间:2024-06-20   访问量:1360

编者注:

村里,汗水滴落,种子发芽

在远山里努力耕耘,希望不断增长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特别报道系列《远山回声》第二季

记录乡村振兴中的新农民故事

谱写新时代山区伟大变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12月17日电 作为中国CSA模式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共享收获农场的主人,石燕近些年接受了无数采访。她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也是农业、农村和农民专家温铁军的得意门生。在光环之下,外界似乎一直在关注这位下乡种菜的女医生,甚至将她形容为“为理想主义者打造温室的新时代女性,乌托邦生活的女主人”。

但石燕很清楚,她想做的是当一名新型农民。

中国最大有机农场_中国农场机械化_大农场模式能救中国吗

十二年前,石燕在北京创办了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农场,种植绿色蔬菜,让农民和消费者直接对接,没有中间商。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全国已有1500多家社区支持农业生产实体。

她说,新农民是自愿选择从事农业,而不是以出身来认定身份,应该采用新观念、更环保的种植方式,有尊严地生活在乡村。

石岩谈新型农民

种好自己的地,让别人说去

施妍的身材很高挑,穿着随意,经常不化妆,不说话的时候,看起来有些严肃。

她也就这样出现在了记者的面前。

作为一名典型的尖子生,石燕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城市工作。尽管她已经有了近千万的年收入,但父母还是希望她能找到一个“铁饭碗”。

她去银行办理业务,在职业栏填了“农民”。柜员说:“没有这个选项,为什么不写职工?”但她的工作地点在北京六环外一个叫刘庄户的村子里,包括通州的农场在内,她家有两个农场,总共有几百亩地。“种地、管地、卖自己种的有机蔬果,偶尔进城打工”是她每天的日常。

总有人说石燕以农民的名义,为很多人搭建了一个“伊甸园”,但她不觉得那么装,生活就是真实的。农场就在村口,骑电动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到。她就住在村里的一个小院子里,晚上就用各种语言在线参加国际会议。这也是她作为国际社会支持农业联盟(CSA)联合主席的日常。

共享收获农场的核心理念来自于CSA,即社区支持农业。“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农场,你可以租用自己种植,也可以预付定金,农场会定期为你提供安全的蔬菜。”石岩经常这样向目标消费者解释。

农场距离市区50公里,沿着顺义区龙荫路往北行驶,没有高楼大厦,道路两旁是大片的农作物,农场就在路边。与记者想象中的乡村风情不同,这里看起来并不那么“小资”。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堆肥味。

上午十点,农场里一片忙碌,几位大叔开着三轮车来回运送蔬菜,他们是村里雇来帮忙的农民。配菜室里也人头攒动,阿姨们迅速采摘、包装蔬菜。这些沾满露水的蔬菜,再过几个小时就会出现在北京订户的家中。包装很简单,以牛皮纸为底,纸箱外面简单贴上消费者的名字,仅此而已。

农场从种植到生长全程监控,不使用农药化肥是底线。石燕曾大方提醒消费者,自己种的蔬果有各种“缺陷”。“菜叶有虫子是常有的事,有机农场最大的特点就是虫子多。”石燕很喜欢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这些,包括帮忙吃害虫的蟾蜍、也能吃杂草的鹅。“它们有自己的相处法则。”她说。

中国最大有机农场_中国农场机械化_大农场模式能救中国吗

准备发货的蔬菜(央视网记者王静摄)

如何玩 CSA

即便是冬季,温室里依然有绿色的果蔬。不过与其他农场不同的是,“分享收获”温室的外墙画满了向日葵的涂鸦,办公室玻璃上甚至还摆放着几个可爱的玩偶。临近中午,阳光照耀在人们身上,让游客感受到有一种力量在这里流动。

“重建人与土地的联系”,是石燕“种田”的初衷,“要先把理想活出来”。就连儿子程世爱的名字,也与农场有关,是社区支持农业(CSA)三个首字母的组合。

但新生命的到来,并没有让释言停下脚步,她内心一直非常自信,这一切都来自于她“面朝大地,背朝天”的修炼,尽管她曾经分不清谷粒的差别。

2008年,石燕在美国CSA农场当了半年的“准农民”,她也是中国第一个公费出国当农民的留学生,这给她带来的改变是决定性的。“整天干活,在烈日下暴晒,经常一个人在一片地里除草,很孤独。再加上大风,很容易让人抑郁,因为你抵抗不了。”她在《我的美国农民》一书中写道。

去明尼苏达州迪生农场时,她带了几件干净的衣服,但已经洗不回原来的颜色了。食指上经常因为拔草而布满无数裂痕,已经长出了老茧。那时,石燕每天从农场回到宿舍,把饭菜端到自己的小桌子上,坐在床上,浑身酸痛。“我为什么不回国内写论文,却要在这里每天清洗育苗盘呢?”她曾经这样挣扎过。

但这些并没有让她放弃,相反,这些毫无意义的时刻让她体会到了意义。

中国农场机械化_中国最大有机农场_大农场模式能救中国吗

在人民大学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石燕每个月都会去农村一周。“但每次和农民相处,他们好像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也想帮助他们。但回到学校,我感觉他们离我很远。”石燕觉得自己永远缺少与农村的联系感。

但在美国农场生活的半年里,石燕每天都和农民们在一起,从耕地到开拖拉机,“农业的成就感越来越强”。而原本枯燥无味的除草,也成了一种享受。面对土地,她开始观察自然。小蚱蜢会突然出现,秋天长大,颜色变深;有时在她准备挖坑移栽秧苗的时候,会突然出现一只青蛙,但一转眼又会消失……

看世界不一样了,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同了。石燕发现,在种植期间,附近社区的居民会来她的农场预约,等蔬菜成熟后就开始送货。有时她和合伙人会把剩下的蔬菜拿到镇上的集市上卖。“自己种的蔬菜完全不一样,一口就能尝到,有自己的味道。”

石燕认为这种目前流行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也适合在中国推广。回国后,她在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家CSA农场“小驴子公民农场”。2012年,她二次创业,独立运营“共享收获”农场。

中国最大有机农场_大农场模式能救中国吗_中国农场机械化

温室内温度需实时监测(央视网记者王静摄)

收益与风险并存

这也是一次寻找解决农业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旅程。她知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疫情期间,石燕的果蔬订单翻了一番,“大家都想吃得更安全一些。”

她认为,如果农民能够生产出健康的农产品,环境也会受益。

但经营农场往往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很多东西石岩也在逐渐探索,包括如何让大家认可、信任这个模式。

起初,他们直接和当地农户合作,郎大爷是第一个签约的农户,但第一年就出了问题,因为担心虫害,郎大爷偷偷用了农药。“其实这也是一个试验,看看我们是不是真的不用农药。”石岩很清楚其中的动机。

她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等到新果长出来再卖,要么把藤拔掉,今年不发货。石燕的团队选择了后者,拔掉了近半亩茄子。虽然减产了,但从那以后就没出过问题。

石燕认为,中国农业未来的方向不是让农民出去种地,而是把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她经常夸赞农场里老农民的智慧。“与传统用化肥增产不同,为了提高成活率,需要从作物生长初期就开始干预。”她发现,老农民在移栽时,会把秧苗栽得稀一些,“这样通风效果更好。”这是他们的答案。

她也逐渐意识到,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是所有产业链中最脆弱的群体,她记得读硕士时上的第一堂课:CSA解决的问题是把更多的利益分配给最脆弱的生产端,进而让消费者吃得更安全。

与会员沟通也是石燕的基本工作之一。一开始,会员付给石燕约30万元蔬菜费。经营两年后,石燕将等值的蔬菜返还给会员。一开始,农场种植的应季蔬菜很少,一个月里,几乎每天都有绿叶蔬菜送来。有会员直接把蔬菜扔出去。网上也有“专家”批评石燕的有机理念。她一开始很生气,经常留言反击,但现在她不在乎了。“来我们这里你就知道了。”

十几年过去,质疑的声音渐渐弱化。在“分享收获”,一家三口每个月只需1200元左右,就能包下所有的肉蛋蔬菜。消费者们常常给石岩带来惊喜。“我家好几个孩子都是吃我们家的菜长大的,这种信任感不是一般的关系。”这也是石岩价值感的来源。

如今,在石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受她启发的人开始选择CSA作为农业生产方式。用石燕的话说,她没想到种子会发芽,虽然发芽的时间很慢。

中国最大有机农场_中国农场机械化_大农场模式能救中国吗

年轻人在农场做土壤实验(总台央视记者王静拍摄)

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

在《分享收获》的宣传册上,石岩写道,每有100个消费者加入,就可以带动5个年轻人留在村里务工。“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年轻人愿意回来,意义重大。”石岩说。

如今的农场,随着观念的转变,由父母接过来的实习生似乎越来越少,留在这里的年轻人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26岁,有的还是2000后。

记者在农场的寄宿家庭采访石岩,农大研究生小鲁的8份实验土壤样品被摆放在屋子的一角,上面还写着一张调皮的纸条:“小鲁的实验物品,别动。”

农场上和城市里有太多反差的场景。走进农场的“棚友食堂”,这里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洗碗用的麸皮、摘菜用的篮子、用农场辣椒调配的自制辣酱、不能长时间保存的番茄罐头,全都是他们的“创作”。

这里是新农民的天堂,许多书本上的理想主义经验在这里生根发芽,等待秋天的收获。“对今天的许多新农民来说,我们可能正处于历史使命的早期阶段。”石岩坚信,无论怎样,土地都能给你想要的东西。种下一棵幼苗,就能收获很多果实。

大农场模式能救中国吗_中国农场机械化_中国最大有机农场

如今,农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还会举办各种活动,城里人纷纷来到农场品尝有机餐食、参加亲子活动。在农场体验一个月的林耀庭表示,这里“重新定义了贫穷与奢侈”,并留言:住进农场后,确实让人更清楚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让人远离物质。

或许,这也是石岩创办“分享收获”农场的“野心”,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

执行制片人:张俊、余峰

制片人:王伟、赵菁

记者:王静

策划:关宇玲、孙瑞婷

视频拍摄、制作、策划:黄艺博、王静

设计:张慧玲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