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11月29日,由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主办,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有机农业专业委员会、中国有机农业研究院协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在河南郑州。本届论坛以“培育有机市场,助力提质增效”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有机农业及认证管理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有机农业和认证管理的发展。我国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肖芳、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华荣、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玉民市场监管 陈恩成 粮食农业厅三级研究员、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刘宝仓 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部 钱永忠 标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检测技术及中国有机农业研究所所长;王华飞,中国绿色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主任;丹麦农业食品协会农业参赞Jeppe Juul、中德农业中心高级顾问Karin、中国农村杂志社原社长王泰以及农业农村部相关机构、协会领导、负责人国家绿色食品省级工作机构、国家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者代表、部分专家学者、国内外有机产品生产经营者代表、有机食品生产企业代表等共计150余人参加论坛。新闻 媒体。王华飞主任主持论坛。
领导讲话
肖芳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司长
肖方主任指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要优先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走品质农业之路。有机食品是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典型代表。有机农业倡导的“健康、生态、公平、关爱”理念符合新发展理念的要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未来五年,我国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将进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有机农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发展有机农业,下一步要抓好“四把把关”:一要加强产地保护,治理产地“环境”;二要加强技术整合,把控产品“质量”;三要强化主体责任,治理产区“环境”。四是加强市场培育,确保行业“效率”。
薄玉民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
薄主任指出,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始于20世纪90年代。 20年来,通过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和消费的带动作用,我国有机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有机产品增长国。一些品牌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尤其是有原产地、有地域的品牌。特色农副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当前,如何更好地推动有机产业发展,营造更加有序的有机产品消费环境,是“有机人”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的实践表明,积极构建市场化、国际化的认证体系是重要选择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认证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手段。未来,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公信力将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国际互认不断增强。
主题演讲
钱永忠 中国有机农业研究院院长
钱永忠院长指出,当前,积极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增加有机农产品供给,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热点。有机农业是吸收传统农业精华,针对现代农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和农业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农业类型。 。新时代的有机农业至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科技特征。发展有机农业必须尊重传统,但不是回到刀耕火种的时代,而是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技术成果;二是高价值特性,有机产品在市场上受到高度重视。价格通常比普通产品高20-50%,有的高达一倍以上;三是品牌特色强。追求“真正的有机”已成为时代潮流。发展有机农业旨在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
钱永忠院长建议,推动有机农业发展,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因地制宜,创新政策引导有序发展,坚持适度有序发展原则,优先发展有机农业。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打造认证机构品牌,通过提供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结合相关政策补贴和项目支持,拓展有机农业发展新的发展空间。农业和农村部门。三是净化环境,宣传引导有机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优先在有机认证企业中建立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推动有机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共享。各种检查结果的信用信息。
张,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副主席
张首先回顾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的历史,介绍了IFOAM的组织架构和使命愿景。目前,IFOAM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有机农业合作组织,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等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张还介绍了2020年将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有机大会的相关信息。
张认为,有机农业可以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防止因有机质过多和土壤板结率过高而导致的养分和水分流失,保护种质资源和作物多样性。各国政府必须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战略。通过研究和推广服务促进当地有机农业,帮助农民适应气候变化。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管司食品农业处三级研究员 陈恩成
陈恩成介绍了我国有机产品认证和有机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目前,我国有81家认证机构开展有机产品认证活动,共有1.2万家企业获得了2万多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2018年,经认证的有机植物生产面积达到410.8万公顷,注册有机标签数量19.1亿个,预计国内有机产品销售额约为631.47亿元。
从认证监管的角度来看,下一步国家将进一步优化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包括获证有机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认证机构针对认证结果,明确各级主体责任。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同时,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公布,积极推进有机产品认证,引导社会认知。
Jeppe Juul,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食品和农业参赞
分享丹麦有机认证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监管确保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心和可信度。在丹麦,所有有机产品都需要单一国家机构的认证。同时,为解决农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问题,各部门需要打破信息孤岛,开展部门间有效合作,以促进和引导消费,扩大丹麦零售市场的有机份额。
沉光洪 河北省张北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县长沉光洪介绍了张北县的基本情况和当地建设有机藜麦基地助力脱贫攻坚的有效做法。 2014年,中藜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在张北县大西湾乡引进并开始种植藜麦。 2018年,张北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发展藜麦、大麻、豌豆特色产业助力扶贫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有机藜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至1.3万亩。 2019年6月,张北县获批国家有机农产品(藜麦)基地,覆盖有机藜麦企业3家。
沉光洪表示,发展县域特色有机产业,要坚守农民增收的初心。基层农民在精准管理、有机收获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需要引导和利用。同时,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于区域品牌的提升作用也不容忽视。
Karin 中德农业中心高级顾问
卡琳博士回顾了德国有机农业的历史。德国有机农业始于19世纪,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2000年以来,德国有机农业进入巩固和提升阶段,引导农民关注动物福利和有机财富,创新农民组织模式。
Karin认为,未来有机农业的发展一定会朝着更加注重原产地和地域特色,以及动物福利保护的方向发展。同时,在推动有机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努力减少食物浪费。卡琳还提醒,当前因大量“追随者”涌入以及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有机发展目标而引发的行业混乱,无论是在德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是需要警惕和控制的问题。
金欧 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大区总经理
金欧总经理分享了盒马在新零售领域的创新和思考。近年来,盒马生鲜坚持质量第一、服务第一,与相关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省市商务部门密切合作,推荐产品和基地资源,助力盒马新零售农货源。盒马结合区位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举办专属推介会,开展优质产区选品和基地活动。结合重点扶贫区县和乡村振兴战略,盒马新零售平台将输出,助力农产品增长。盒马致力打造优质农产品的“聚集高地”、“发现高地”、“体验高地”。
河南好仙妮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品牌经理 赵艳杰
赵艳杰表示,对于浩贤妮来说,开发绿色有机产品是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途径。公司以“让沙漠变绿、让枣农富裕、让人民健康”为使命,以“安全、卫生、营养、美味”为行业标准,努力探索枣的健康文化价值。红枣,用激情创造消费者。 “好想你”品牌是通过口耳相传传播的。
有机食品博览会
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球的2253家优质展商、5000余名优质买家、100个商协会采购团参加了本届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组委会专门组织了有机食品品鉴活动。数十家有机企业赞助百余种有机食材,并提供冷菜、甜品、创意主菜、沙拉、果汁、酒类等数十种精选菜品供买家和消费者免费品尝。
美妙的时刻
甚至
许多
精制
颜色
请长按右侧二维码
公众号ID
华夏有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