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刘淑芬接待客人和别人不一样。
家里来了客人,一般别人都出去吃饭,刘淑芬就生火煮青菜,客人不但不反感,反而个个吃得饱饱的,还不停地夸奖——这菜真好吃!
这看似是一个普遍的评价,但要做到却并不容易!为了让菜品好吃,刘淑芬和丈夫十几年来,投入了近2亿元。
没有经验,我从白领变成了农民
其实,刘淑芬是近几年才在日照开始从事有机农业的。
她从小没种过地,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当了副行长,后来辞职经商,和丈夫一起做起了焦炭、钢材买卖,生意越做越大。
一次项目考察时,刘淑芬看中了铁路快餐餐饮项目,想加入这个行业。但经过探讨,她发现当时食材的安全性很难保证,想要在餐饮行业立足,首先要有安全的食材。也是在那段时间,她家里的两位老人相继被诊断出癌症,医生建议配合治疗的同时,要清淡饮食,避免服用过多的激素。
意识到健康食品对人们的重要性后,刘淑芬和丈夫决定停止一切贸易生意,转而从事健康农业。
2012年,刘淑芬承包了日照市岚山区北朗镇520亩土地,开始了创业之路。起初,夫妻俩没什么经验,但志向很高。“那时候,我只觉得手里有钱,很自豪。”刘淑芬坦言,“觉得我们不缺钱,把农业做好,就应该做到最好。”
她邀请中国农科院、中国营养健康协会、山东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指导,并高薪聘请以色列农学博士,引进世界顶级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建立了全国首家以畜牧养殖、农业种植、渔业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为主的生物动力农业农场。
“胡说,这只是围墙!”
利用进口的种子和有机肥料,刘淑芬开始了“生物动力农业”实验的第一年。
在以色列医生的指导下,21个蔬菜大棚挂上线,用石灰划出垄沟,一排排西红柿横平竖直栽种,看上去生机勃勃。然而就在西红柿即将开花结果时,不料因为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西红柿对养分的吸收受到抑制,不得不通过喷洒农药催熟。
经过商议,夫妻俩决定不再抢救西红柿,将不能自然成熟的西红柿全部拔掉,以防止土壤中留下更多的农药残留。
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整顿后,第二年田里就种上了西红柿和哈密瓜。而且,这批哈密瓜得到了韩国进口商的青睐,同意在成熟后以每颗瓜98元的价格收购。经过三个月的精心培育,第一层哈密瓜里的小瓜开始成熟,但卷叶、烧根的问题又出现了——还是土壤里的除草剂残留太多了!
看到二层以上的哈密瓜迟迟不能成熟,产量还不到预期的五分之一,一位在这里工作的农学院毕业生站出来表示:“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施点速效肥就行了。”刘淑芬和丈夫还是摇头拒绝了这个建议。
一颗哈密瓜就是一张“红票”,眼看他们就要获得几千万的收入,他们却要放弃?大学生们为他们担心,多次与他们争论,刘淑芬最终还是没有屈服,眼睁睁地看着身后的瓜枯萎。
哈密瓜没达到发货量,我只好把熟透的几个哈密瓜摘下来分给身边的人吃,哈密瓜是甜的,可我的心里却是苦的。
两年的投入毫无成果,亏损加起来高达3000万元。与她共事两年的大学生不理解,辞职了。刘淑芬的丈夫头发一个星期就白了半截。谈及当时的决定,他说:“从学生的角度看,施肥、打农药,几千万的回报没问题。但从我们企业发展的角度看,这个选择违背了我们健康农业的初衷。施肥需要我们的土地休耕几年,‘有机农业’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得不偿失。所以,我们选择了一条别人最不理解的路。”
后来,刘淑芬特别注意土地的养护,在清除土壤中的农残阶段,经常把长到一人高的玉米碾碎埋在土里堆肥。周围的村民看见了,说:“胡说,这不是圈地吗?”他们转身就向镇上举报。后来区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出来解释,才得以脱困。
农民正在手工拔除菜地里的杂草。
把我的农场变成实验室
两年亏损,刘淑芬也积累了经验。土地养好后,她改种其他作物,承包地终于开始正常生产。但随后几年,她手里的资金却像流水一样不断流失。她介绍,前期投入其实主要用于实验,每年仅专家费用就花了400多万元,引进、试验了200多个作物品种。
为了更方便使用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刘淑芬决定生产有机肥和有机微生物菌剂。她找来很多高校的团队一起合作,寻找适合的有机肥和有机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方法。既然是探索,不能单纯考虑盈利问题。刘淑芬把自己的田地变成了实验室,承担了不少科研项目,供专家、学生使用。
经过几年的探索,有机肥生产项目和有机微生物菌剂生产项目最终得以实施。
摒弃传统化学肥料和农药,刘淑芬建起了3个厌氧有机肥处理池,其中一个5000立方米的池子至今仍是全国最大的。酒糟、秸秆、生活污泥等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使有机肥尽可能多地保留适应土壤低氧环境的菌种,保证了有机肥的活性;同时,用木霉菌制成的菌剂能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达到防治作物病害的效果,还能避免农药的过量使用。
正式投放后,通过种植发现,使用有机肥与普通化肥相比,成本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差别在于肥料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就像西药和中药一样,有机肥的见效时间比普通化肥要长,需要持之以恒地使用,但相应的肥效也更持久。”刘淑芬解释道。
经过几年的土壤改良,原来平均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年亩产粮食不足150公斤的农田,现在有机质含量达到1.2%至1.8%,土壤植物种类产量大幅增加,年亩产粮食增加了4倍。同时,春茶产量增加30%,水果产量增加20%,蔬菜产量增加15%。经有关部门检测,农场生产的所有农作物均实现了药物零残留。
刘淑芬介绍,园区内生产下脚料均可加工成有机肥,几乎没有废弃物。
从民以食为天到民以食为天
经过十多年的投入,她的劳动成果终于开花结果。随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场的开拓,刘淑芬种植的有机蔬菜找到了稳定的销路。在上海有机蔬菜销售平台上,一斤大葱能卖到15元,田间收购价甚至比超市普通大葱的价格还要高。
但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刘淑芬回忆说,最初几年,大家买蔬菜只看外观,很多人因为有机蔬菜有虫洞而要求退货。但现在,有机食品的概念逐渐被人们熟知,因此也接受了蔬菜上的各种缺陷。
“蔬菜卖得好,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在觉醒。”刘淑芬说,“过去人们总说民以食为天,我觉得现在应该更应该这样,从农作物的种植到加工、运输、配送,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人的健康为根本需求,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采摘、加工后的有机生姜正在包装运往北京和上海。
刘淑芬的生物动力农业不仅改变了农场的土地,还带动周围村民改变了种植观念。
生意刚开始做的时候,周围的村民看到刘淑芬种地这么不讲究,有机肥、微生物菌剂的选择这么谨慎,很不理解,就连雇佣的农民都接受不了这种模式。尤其是田里长杂草,刘淑芬派人去拔的时候,他们都很不高兴:明明是喷几块钱的除草剂就能解决的事情,她却要麻烦我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淑芬的有机种植越来越成功。看到地里长出来的作物强壮抗病,又能卖个好价钱,村民们开始对有机种植产生了兴趣。刘淑芬毫不掩饰自己生产的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低价分发给村民。如今,周围的村民也开始逐渐接受有机种植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使用有机肥。
新的一年,刘淑芬计划聚集村里一批擅长有机种植的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农场将按照有机种植标准提供种子、肥料、杀菌剂、技术指导,最终检验合格的农作物将高价收购。“我们再怎么有精力,最多也只能管理1000亩地,如果要把产业做大,就要充分发挥每个农户的能力。”
虽然农业和贸易有很大不同,但经营企业的战略眼光却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与农户打交道时,刘淑芬夫妇秉持着“不与农户争利”的理念。“农业也需要‘抓两头、放中间’,我们只需要制定标准,做好生产资料的供应和采购,剩下的就交给农户。”刘淑芬说,“只要农户看到有机农业的好处,就会主动维护农产品的安全,这样就能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刘淑芬正在地里检查农作物长势。
到现在,刘淑芬把积攒的过亿财富全部投入到了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后来,她又借了几千万元贷款,在田里耕耘了十年。十多年的从商转农,让刘淑芬从一个不会挥锄头的白领,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我的皮肤很抗晒,天天泡在地里也不会晒黑,别人都觉得我不努力种地。”回忆起再次创业的经历,刘淑芬开玩笑说,“我被错白了。”
一开始就找准了方向,不管多难,她都咬紧牙关,勇往直前。这个春天,刘淑芬的有机农业终于迎来了迎着阳光的成长春天。
大众报业集团农村群众记者 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