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新华社南京5月20日电 题:不用农药化肥的江苏代庄,走出一条生态农业新路
新华社记者 刘宇轩
“这里的稻田已经有10多年没有打过农药化肥了。”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田王镇代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全国扶贫标兵、研究员赵亚福指着刚种下的苗木向大家介绍。 小满时节临近,走进代庄白沙月光有机水稻种植基地,虫鸣蛙鸣声不绝于耳。
岱庄欢迎昆虫等小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 据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此前调查,该村夏季有机稻田中发现的动物有10纲31目130种,比夏季高出6倍以上。邻近村庄的稻田。 近年来,还发现了野生蝾螈和猕猴两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群落。
在农业技术专家看来,稻田是湿地生态系统,各种物种形成稳定的食物链,有利于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代庄引进螳螂卵和青蛙代替农药灭虫; 引入水花生甲虫来控制水花生杂草的蔓延; 培育句容土蜂给果蔬授粉……“对于地处丘陵、水网密集的村庄,据说一些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水质和土壤。” 赵亚夫说道。
在农田培育生物多样性——这是戴壮探索生态农业的生动写照。 但是,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我们能保证粮食的生产和利益,保住饭碗吗?
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一系列数字揭开了谜底——代庄年化肥施用量从17年前的亩产160斤逐渐降为零,粮食亩产稳步上升至1000多斤,平均每亩收入从1500元增加到6000元左右。
这样的成绩,让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的赵亚夫和镇江农科院的专家们深信不疑:不能再走农药化肥高投入高消耗转产的老路子了。以严重破坏自然禀赋为代价的高产量。 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农业的新路子。
十几年来,在农业部门、农技人员和农民的共同探索下,形成了代庄生态农业发展的几件“法宝”。
第一个“法宝”是有机品种的引进和培育。 最初,该村引进了生长期短、病虫害轻、需肥少的“越光”水稻新品种,试种成功。 代庄还引进了30多个适应当地生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品种新品种,如鲜玉米、高粱、土蜂、梅山猪、苏鸡……
第二个“法宝”是采用圆形种植模式。 农民彭玉红的循环农业小景观引人入胜:大米酿成米酒,剩下的酒糟做成黑猪饲料,黑猪粪肥成桃树,散养的鸡鸭在树荫下穿梭砍树、啄落的果实,鸡粪、鸭粪也变成了肥料……在代庄,村子10.35平方公里范围内实行农林结合、农牧结合,间作稻草畜、果草畜间作,山、水、林、田。 湖草沙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景观。
据镇江市农科院研究员芮东明测算,通过循环种植,代庄农田有机质含量从过去的1%左右提高到平均2%。
第三个“法宝”是有机农业合作社的建立和运作。 在长三角众多大型超市,代庄原产的有机大米、蔬菜、黄酒等农副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代庄村党委书记、代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姚伟超说,合作社组织分散的小农户,打造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做好“生态饭碗”。
合作社成立以来,代庄村集体收入从欠债80万元逐步增加到年收入400万元以上,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000万元。
据统计,代庄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3000元跃升至2022年的4万元。绝大多数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专业农民年可支配收入在12万元至15万元之间。 ,与当地城镇普通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相近。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