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作者:迟福林(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蕴含着经济增长的潜力,也蕴含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 中长期看,以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趋势没有改变。 关键要立足实际,推动服务业市场开放,推进一揽子结构性政策调整,加快结构性改革进程,有效挖掘14亿多人口服务消费潜力。
把握消费升级大趋势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我国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居民消费服务化趋势加快,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总体来看,服务型消费升级仍是大趋势。 从服务消费水平看,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水平将超过1.8万元。 从服务消费占比来看,我们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消费占比有望达到52%左右,2030年达到55%至60%,2035年大致稳定在65%左右。
服务型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一是新消费带来新空间。 以信息消费为例,近年来,我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服务消费差距提供了基础条件。 2021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约为58%,与城市的差距将继续缩小。 二是传统消费仍有新增长空间。 以家居为例,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渗透,智能家居行业成为家居领域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三是拓展社会服务业新空间。 不同年龄段的服务消费品类存在明显差异。 年轻消费者对个性化、自我愉悦的服务更感兴趣,老年消费群体对健康服务的偏好迅速提升。 这些都将促进服务消费的细分化和多元化。 消费市场开发。
聚焦三个重点领域
通过服务业市场开放,加快扩大服务消费提质,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消费结构升级和发展注入新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要从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制度层面着手,鼓励服务型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助力消费结构升级。
一是着力增加重点领域服务供给。 一是释放居民健康需求。 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健康需求将达到数十万亿元。 为适应我国居民健康需求全面快速增长,需要加快开放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推动以生物科技、生命科学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涵盖医疗保健、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二是增加绿色消费供给。 我国绿色消费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要着力释放绿色消费潜力,持续提升食品消费绿色水平,积极推进有机农业发展,增加绿色农产品市场供给,不断满足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 鼓励绿色住房消费,积极推广绿色、低成本低碳建筑,促进老旧小区绿色改造; 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趋势,加快绿色出行,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促进新消费发展。 一方面,鼓励消费业态创新。 支持消费领域平台企业利用新技术探索创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培育更多“小而美”品牌; 鼓励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 推进生活服务智能化,重点发展非接触式交易服务。 另一方面,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鼓励发展“互联网+流通”,推动线上交易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提供个性化便捷服务; 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
二是服务业市场开放实现重大突破。 按照“不禁止、不批准”的原则,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法律、行政法规未明确禁止的服务业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服务业发展。 要改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为服务业平等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要切实适应服务业市场开放带来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升级趋势,鼓励发展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新业态。 不能忽视的是,为适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需要释放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市场活力,保持政策稳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三是以制度开放为重点,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推进制度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推动服务贸易标准与国际接轨。 二是加快推进有利于提高服务贸易货物进出口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的体制改革。 例如,可考虑简化医疗、文化娱乐、旅游、教育、科技研发等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及配套基础设施的进口通关手续,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释放服务性消费潜力,关键在于稳预期、提质增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服务性消费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预期深刻影响需求和供应。 稳定预期的关键是要稳定市场主体的发展预期。 从当前形势看,稳定消费预期的关键在于加大结构性政策调整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我国1.6亿多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就业的中坚力量。 要加大结构性政策力度,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消费预期。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关键在于提高服务消费供给质量。 一是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与国际接轨。 二是完善和优化居民消费服务体系。 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居民对消费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释放服务型消费需求,需要在增加服务型消费供给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三是推动市场监管主体由以商品为主向以服务为主转变。 适应服务业市场开放和服务消费发展的大趋势,既要规范监管,实现公平竞争,防范风险,又要避免用“旧体制管新经济”加快市场监管理念、模式、技术、手段创新探索。 建议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优化监管标准体系,在服务型消费领域开展监管体制改革,实现综合监管机构与专业监管机构有效合作。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还要加快服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在形成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各地要重点围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可持续利用进一步细化标准。 在重大项目方面,着力完善中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从大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扩散,提高城乡社区管理一体化。 二是完善数字消费基础设施。 着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全面覆盖核心商圈、产业园区、交通枢纽; 适应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供应链管理等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跨境数字基础设施,提升跨境环境数字消费便利化水平; 健全完善社区友好型数字消费设施,打造便民数字生活服务网点和服务圈,建设数字消费综合体验场所和新型数字消费服务平台。
下一篇:遇见未来,数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