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有机农业百科全书知识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如何破解有机肥“吃香不吃香”的困境?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有机肥推广难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农业大省有机肥推广取得成效,但也存在“叫好不叫座”现象。 有机肥在国内的使用情况如何? 推广的难点是什么? 以后怎么解决? 记者近日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种植管理司负责人。
2019年有机肥施用量突破5.5亿亩次
近年来,各地加快推广有机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记者近日在一些地方了解到,使用有机肥的农民并不多,尤其是大田作物。 农民对有机肥接受度低,认为有机肥价格高、见效慢,更习惯使用化肥。
有机肥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我国自古就有积用的传统。 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以来,化肥成为主要的农业投入品。 针对化肥不合理施用带来的问题,2017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对化肥减量增效、化肥有机肥替代作出部署。
农业农村部种植管理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场粪便量大且集中,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支持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累有机肥,促进资源下地,是实现“污染源”向“资源源”转变的有力抓手。 同时还能改良土壤,肥沃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
2017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农业绿色发展五项重大行动,将果蔬茶叶有机肥代化肥试点作为重要内容。 近三年,围绕畜禽粪便资源消耗和处理任务重的地区,选拔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政府采购服务,补贴有机肥积施. 体制框架。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突破5.5亿亩,比2017年增加5000万亩。据26个省区市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和已在建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3522家,年生产商品有机肥9377.4万吨。 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带动下,2019年农用化肥使用量5403.6万吨(纯),比2015年减少619万吨,连续四年负增长。
推广仍面临四大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有机肥推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生产成本高。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调查,生产一个单位的纯养分,有机肥需要的油气资源是化肥的2倍,电力是化肥的17倍。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有机肥生产企业80%为实际产能5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罐式发酵技术的企业不到30%和反应器发酵技术。 此外,未经商业化生产直接还田的有机肥面临着田间生产设施缺乏、技术不完善、堆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 高运输成本。 目前,25吨畜禽粪便可生产15吨商品有机肥,所提供的氮养分大致相当于1吨尿素,运输成本远高于化肥。 因此,农业农村部一直鼓励当地使用有机肥。
——使用不方便。 有机肥虽然经过积累和加工,但“又脏又臭”的特性很难完全去除。 由于缺乏大型专用机械,应用基本靠人工。 在农业效益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农民申请积极性不高。
对于沼液等有机肥,国外通常在田间建贮池,并配套管网,处理后直接还田。 我国尚未建立液肥施用制度,沼液还田困难。
——社会服务不足。 有机肥的商品化利用机制尚未建立。 有机肥还田专业服务机构培育不足,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盈利能力弱。 目前,相关补贴正处于试点阶段,补贴力度和受益范围相对有限。
多措并举解困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以有机肥标准制修订为突破口,完善肥料登记制度,做好原料储备,扩大化肥替代行动。肥料用有机肥。 同时,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质量监管,加快长效机制建设。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将修订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加强对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水溶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 对直接堆肥还田的非商品有机肥,应当制定分地区、分作物施用技术规范。
同时,强化政府采购服务和有机肥积施补贴,以种植大县、畜牧养殖大县为重点,优先支持果蔬茶叶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项目区和高标准农田,整合推广成熟的生产经营和技术模式。
农业农村部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化运作”机制。 支持壮大一批生产性服务机构,开展全流程、托管服务、专业化服务。 定期组织化肥质量监督抽查,建立有机肥从原料到产品的可追溯大数据监测机制,跟踪调查对土壤质量、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确保有机肥质量安全耕地和农产品。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作者并提供权属证明,我们将及时更正和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