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最近,第31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亦称“农高会”)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隆重举行。本次农高会以“新型生产力·农业新篇章”为核心议题,集中探讨农业新型生产力的发展,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社会各界的参与,引入智能化应用元素,力求全面提高展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以及品牌化程度。
农高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与主会同期举办。在此大会上,备受关注的《2024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得以发布,为功能农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了明确指引。该报告由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牵头,联合国科院研·科技成果转化、国粮药食·科特派研学院共同研究编制。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院组织研究中心的主任万祥军进行了解读,他指出,《2024中国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功能农业的学科构建、技术革新以及产业拓展等领域实现了显著的成就。
万祥军指出,该报告聚焦于功能农业学科与产业生态圈建设的核心议题,全面剖析了功能农业的定义、2023年重要事件、科技进步趋势、产业成功案例,并对2024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预测,详尽地描绘了我国功能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自功能农业理念提出至今,历经十六年的不懈努力与探索,我国已成功构建了国家主导的平台,并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流声音。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功能主食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已全面建成。
长三角地区的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以及杨凌功能农业(食品)产业研究院均已正式启动建设,同时,功能农业与功能食品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批复认定也已尘埃落定,这些重要步骤为功能农业高效创新链与高水平产业链的紧密结合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在科技发展的趋势上,报告着重指出,近段时间内,功能农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众多院士和专家在功能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全国近百个市县的功能农业实践也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尤其是2023年,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发展大会首次亮相杨凌农高会,为功能农业的推广和普及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此外,农业与医学的结合趋势愈发显著,中药与功能农业的有机结合,还有农业医学的启动与进步,共同为功能农业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产业发展案例这一部分,报告详细阐述了若干典型的功能农业实施案例。比如,某些区域通过推进功能农业,成功塑造了多个“全国硒资源转化为硒产业示范区域”和“功能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庄”,这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其他区域开展功能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安康被誉为我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地带,该地区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超过中硒标准的比例竟高达81.87%。
自2021年度开始,陕西省将富硒食品产业纳入了其核心产业链序列。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集中力量构建了一个价值千亿的富硒产业集群。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加强科技创新,着力培养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富硒产品,涵盖了茶叶、魔芋、绞股蓝等多个品类。以全产业链模式助力富硒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深入秦巴腹地,开辟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相协调的“硒”望发展路径。
陕西日报报道,在秦巴山脉的腹地,一条充满“硒”望的道路正在展开——安康市人民政府对陕西富硒产业链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观察。
首届全国富硒产业科技年会【5】
报告预测,2024年功能农业将展现出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首先,食品化趋势将愈发显著。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持续上升,使得以功能农产品和功能食材为核心的功能性食品备受瞩目。食品化进程有助于解决功能农产品标准不统一、品质难以保障、品牌难以塑造等问题,从而助力功能农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品牌化进程将显著加快。单品领域的冠军产品品牌建设正进入关键阶段,尤其是通过销售端反向推动,致力于从高品质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功能型农产品和功能食品的生产与供应水平。在功能农业的关键区域,将出现由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共同发起的区域公共品牌与龙头企业品牌并存的二元品牌结构。
第三点,样板化的发展趋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建设一系列功能农业的示范区域,确立行业的典范,并主动开展观摩和推广活动,这将有力地促进功能农业的广泛传播与进步。第四点,农业与医疗的结合将变得更加紧密。通过加快农业、食品和医疗的深度融合,有望推动农业医学的进步,增强农产品的功能特性,并为传统保健品以及特殊医疗食品市场带来新的生机。
在功能农业与食品产业的大会上,众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就功能农业的进步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大家普遍认同,功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关键构成,不仅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展现出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同时促进功能农业、数字农业以及智慧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的深度融合,以此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同时,必须强化品牌塑造和市场拓展,提升消费者对功能性农产品的了解和接纳程度,助力功能农业的持续发展。另外,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专题论坛与研讨会,对功能农业在技术创新、产业进步和市场推广等领域的深入交流进行了广泛讨论。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参与此次盛会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眼界,还让他们结识了许多业界同行,这些经历为今后双方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农高会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馆内馆外互融、国内外协同推进的布展模式,全方位呈现了国内外农业科研单位和企业,在种子资源、重要农业机械、节水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等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云上展览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为参展者和参会者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数字化体验,从而显著提高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
面向未来,功能农业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将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依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的双重驱动,功能农业将与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兴农业模式实现深度融合,进而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价值,这对于农业效益的提升、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的繁荣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强化品牌塑造和市场营销活动,提升消费者对功能性农产品的认识和接纳程度,这有助于促进功能农业的持续发展,并对打造健康中国作出积极贡献。【1】
赵其国院士于2008年首次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一文中提出了功能农业的概念。所谓功能农业,即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对农产品中的硒、锌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或功能物质进行定量提升。赵其国院士对此进行了详细阐释。
赵其国院士认为,高产农业已确保了民众的温饱问题,绿色农业则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而功能农业的核心目标则是致力于提升人们的健康饮食。“其中,一个关键作用便是消除‘隐性饥饿’。”赵其国院士指出,相较于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的不足,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易察觉,因此世界微量营养组织将当前矿物质缺乏现象称作“隐性饥饿”。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正面临“隐性饥饿”问题,而在我国,硒、锌、铁、钙、碘等营养素的缺乏现象尤为突出。尤其引人关注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居民中硒和碘的缺乏情况尤为普遍。赵其国院士阐述,功能农业依托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向土壤中注入微量元素矿物质营养剂,以此提升土壤矿物质含量及作物根际环境质量,最终促进作物吸收这些微量元素,进而通过食用这些作物,使人体获得这些营养。
赵其国院士预测,2020年全球将问世80至100种新型功能农产品,其中仅中国的产值便有望突破1000亿元。届时,功能农业在全球农业中的比重预计将达到1%,而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10%,2050年更可能超过50%。
2017年,功能农业被纳入中央一号文件。赵其国院士指出,这一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并率先探索的新领域,在我国某些省份的农业结构改革中起到了积极影响。他期望相关部门增强对功能农业发展机遇的认识,“这一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有望助力我国农业食品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
赵其国院士强调,我国农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与战略方向,必须坚守科技作为引领、勇于创新、以及团队合作的宗旨。他提出,应紧紧把握功能农业这一崭新领域,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实现新的重大进展。
【2
封面说明:赵其国院士于2008年首次提出了功能农业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理念。封面上呈现了功能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产业发展的两条途径:其一,着重研究硒、锌、钙等矿物质在“岩石-土壤-植物-动物-食品-人体”这一链条中的传输规律和调控技术,以及这些特定矿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正面影响;其二,聚焦于维生素、抗性淀粉、花青素等生物化合物通过“种子-土壤-植物-食品-人体”的生物营养强化规律和技术的研究,并探讨它们对人体健康的积极效应。更多相关内容,请参阅本期关于功能农业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战略的专题。
万祥军提到,《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这一规划,是由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的战略研究组负责制定的,该研究组的组长是赵其国院士。他进一步指出,功能性农业的目标是让人们“吃得健康”,这标志着农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提升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使其成为保障和增强人体健康的关键媒介。
万祥军指出,功能性农业属于农业大健康范畴。赵其国院士作为学科的奠基人,概括性地提出了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首先,高产农业旨在解决温饱问题,确保人人不饿肚子,这长期以来都是农业的核心任务,并且在未来仍将是我国农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其次,绿色农业关注食品安全,是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核心在于维护生态平衡,努力降低农产品中的有害成分。最后,有机农业则是这一阶段的最高形态。
【4】
《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的解读分析——万祥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杨凌示范区|农产品领域|全球农业科技前沿——网易订阅
【2】赵其国:耄耋之年寄情“功能农业”----中国科学院】
《科学通报》特设“功能农业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战略”这一专题,同时,腾讯新闻也推出了“解读2021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专题报道。
探讨赵其国提出的2050年发展蓝图的实际执行情况——万祥军| 聚焦功能农业与农业大健康领域——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通讯社报道
【5】首届全国富硒产业科技年会在我市召开-安康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