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人民网北京7月5日讯,记者李栋报道,近期,一场以“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新农人,共铸农业服务新篇章”为主题的活动在山西省大同市成功举办。这不仅是第五届全国农业综合服务商大会的召开,同时也迎来了第十一届全国农资科技博览会的盛大开幕。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连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在当前我国农业大国与分散小农并存的情况下,面对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剧烈转变的新局面,专家们一致认为,亟需加速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陈祖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党组成员兼理事会副主任,强调需关注农业科技的尖端领域和新兴方向,将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整合到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以及农资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以推动农业新型生产力的加速进步。此外,他提出要推广绿色农资的应用,拓宽绿色农业的服务范围,并优化绿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从而助力农业的绿色发展。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步伐,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龙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局长,以及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长,强调需聚焦生物技术、大数据等尖端领域。他提出,应加速研发和推广新型环保绿色农资产品。同时,他还倡导使用智能农机和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等创新设备。目的是让这些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机具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动力。
根据最新数据,我国已成功设立了1800家科技小院,这些小院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它们的服务范围广泛,触及了5000多个村庄,示范种植面积超过了50万亩,其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扩展至超过3000万亩。此外,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已超过100万家,它们为超过8900万户小农户提供了服务。
张宪法,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他指出,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有效地推动了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的大关。然而,在当前农业生产提出更高要求、手段与能力存在较大差距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融合公益性、半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服务力量的体系。这样的体系应集结各方力量,形成多元互补、高效协作的格局。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此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并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本次会议还特别推出了“2024—2025年度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头人典型经验”案例,汇集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125名杰出乡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头人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会议重点展示了85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旨在助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承办,其核心目标是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水平;同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更优质的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上一篇:傍晚村口老槐树下的叹息,95后大学生直播间的热火朝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