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界面新闻编辑 |
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关注使得有机食品逐渐普及于普通家庭的餐桌上。根据FiBL的数据,2021年全球有机食品与饮料的销售额已接近1250亿欧元,这一市场份额在国际范围内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且增长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
盒马洞察到了这一发展动向,自2018年起便涉足有机食品市场,而去年更是将其作为一项国家级的战略项目来推进。近期,盒马有机食品项目的负责人蔡宏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的采访时透露,过去一年间,盒马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实现了迅猛增长,产品种类也得以拓展,涵盖了有机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基础粮油以及母婴保健和休闲食品等多个领域,其中肉类和禽蛋的销量更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
盒马在全国范围内与超过百家有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268个基地与工厂之中。此外,还拥有41个有机盒马村。部分供应商经过与盒马多年来的紧密合作,已在有机行业崭露头角,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军企业。
圣牧有机草业公司位于乌兰布和沙漠,它是盒马的合作单位之一。该公司种植的沙漠绿洲有机南瓜在盒马平台上已成为热门商品。2021年,盒马有机蔬菜部门负责人刘良超意外地发现,沙漠地区同样能够种植有机蔬菜,随即向圣牧草业下达了首笔订单。
有机食品产业虽因禁止使用激素、农药和化肥而承受着成本高昂、生产周期长的压力,然而市场并未迎来真正的爆发,其主要原因仍在于消费者面临的“真”与“贵”两大难题。
圣牧已在沙漠之地深耕十三载,构筑起一个以乳品产业为灵魂的全有机产业链。然而,在涉足有机蔬菜领域之前,圣牧有机草业总裁刘文光未能充分认识到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之复杂,“与牛奶相比,有机蔬菜的确不易销售。”
2019年,圣牧尝试过种植山药和红薯,但销售情况不佳,物流环节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随后,他们转而种植南瓜和玉米,并开始与盒马合作。盒马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包括供应商分拣、物流、仓储和运输在内的全方位支持。目前,正值有机南瓜的收获季节,前两车南瓜已从乌兰布和沙漠启程,抵达上海等地,并在盒马上架销售。
目前,盒马在我国的30座城市开设了超过300家门店,正致力于完善供应链体系。通过运用平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精确的预估,以便下达采购订单,从而促进供应商的健康发展。在找到销售渠道后,圣牧从最初的试种规模逐步扩大,到2023年已增至1000亩,预计今年的产量将达到150万颗。
蔡宏强调,盒马在推行有机产品策略时,将恪守三大原则:“纯正有机、价格亲民、种类繁多”。确保产品纯正有机,主要依赖于盒马的采购流程和质量风险控制;而种类繁多则体现在,盒马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有机菜品解决方案,涵盖从蔬菜到肉禽蛋等多个品类,通过全渠道提供近1800种商品的丰富选择。
然而,如何实现价格不昂贵才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产量有限和成本压力的存在,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普通食品高出数倍,这也就成为了有机食品市场尚未全面普及于大众的主要原因。
为了降低有机食品的成本,盒马在供应链管理上,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向供货商下达采购指令。凭借阿里巴巴在产业研发方面的优势,各品类商品的销量预测均由算法辅助完成,故此,盒马通常会在6个月前向供货商发出预订单,以此激励供货商进行单品的规模种植,从而放大规模经济效应。
在加工环节,鉴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有机产品的生产效率甚至不及普通农产品,盒马会对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刘良超指出,那些外观不合格的产品会被加工成切片南瓜、切花西兰花等有机蔬菜,以此减少企业的损失。与行业内普遍的50%-60%损耗率相比,盒马的有机蔬菜损耗率被控制在20%-25%的范围内。
采取多种措施,原本业内动辄售价几十元每斤的有机蔬菜在盒马逐渐实现价格亲民化,平台上十元以下的有机构成蔬菜已变得十分普遍。盒马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支持绿色消费,尤其是那些家庭中有孩子、老人或刚康复的患者,他们已成为有机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90后等年轻消费者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升。
杜相革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指出我国有机农业尚在成长阶段,尽管其发展速度颇快,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市场,有机产品的主要销售平台也相对匮乏。当前,有机消费市场的规模仍在逐步建立中,我们需通过价格与价值的匹配,逐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