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财产品直达

有机行业动态

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有机行业动态

“城郊一号文件”:有机农业的发展新机遇

时间:2023-06-01    访问量:1624

农产品安全引发无数恐慌的时代,有机农业的出现给了人们安全感。 让每一个热爱健康、热爱生活的家庭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已成为有机农业的初衷和最高理想。

事实上,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有机农业始于80年代中后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在国外,有机农业已经深入人心。 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但在中国,由于传统农业根深蒂固,有机农业起步较晚,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远不及发达国家。

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土地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有机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早在2016年,“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了“提高农业提质增效”、“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等重点要求。

2017年,“一号文件”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绿色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等方面对农业发展作出部署。 这也被视为有机农业发展的又一关键。 一大优点。

有鉴于此,近年来,不少人投身有机农业领域,想在这个风口实现自己的农业梦想,崔大佑就是其中之一。

2009年,崔大有等人流转邹平近郊溪洞镇的1000亩山坡地,成立了山东君汇绿色有机循环农牧业有限公司,不久合伙人退出,崔大有正式成为农民.

2011年12月,园区生产的33种蔬菜、瓜果、农作物和猪羊两禽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葡萄、香椿进入有机认证过渡期; 2011年入选农业部首批畜禽标准化示范点名录...

长期以来,君辉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盈利不断,但不幸的事情时有发生。 2012年,农场年销售额从四五百万降到几十万元。 为维持园区正常运营,崔大佑先后变卖北京、上海、济南多处物业。

至今,农场规模一再缩小,连工人也从近百人减少到二十人。

君辉农场,从一个前途无量的有机农场,变成一个亏损的靠卖房维持经营的农场,君辉农场在这期间经历了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它跌落谷底的原因。

1、销售渠道不完善

1、将政府机关、国企、银行等单位的团购和利益定位为唯一消费者。

崔大义最初的销售渠道是团购,从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等单位受益。 但自2012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原单位客户纷纷取消蔬菜、肉类团购,导致农场年销售额大幅下滑。

2、市场调研工作不到位,社区体验店实践不成熟。

农场赔钱后,崔大有开了一家社区体验店。 试点了几个社区,但每个社区每天只能卖100公斤蔬菜,而且价格还不合理。 除了工资和房租,他们每天还要赔钱。

这说明,在开社区体验店之前,崔大佑没有进行市场调研,没有搞清楚社区人群的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社区体验店只能亏本。

3、物流成本高,电商之路胎死腹中

事实上,崔大佑从来没有闲着。 毕竟农场不赚钱,他着急,所以他最终想到了通过电商渠道直接销售,但由于物流成本高,电商之路最终流产在路上。

2、产品缺乏竞争力

1、成本太高,没有同行业竞争

君辉农场自动化程度高。 从土地租金,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再到亩产,君辉农场都没有优势。 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有机农产品出现,君汇农场已经没有优势了。 Fai Farm 似乎没有竞争力。

2、没有差异化产品

君汇农场一直是封闭的,政府机构、国企、银行等都被作为消费市场。 产品没有进入真正的市场竞争,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做出差异化的有机产品。 农产品,所以最后只能扭亏为盈。

3. 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

崔大佑将自己的农场定位为有机农场,将自己的农产品定位为有机农产品。

再加上他们也没有为自己的农产品打造出有特色的农业品牌,所以和市场上所有的有机农产品一样,自然无法脱颖而出。

3、前期准备不足

1、对农场面临的困难程度预期不足

农业经营的基本特点是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 崔大佑虽然做好了准备,但没想到难度之大,有点准备不足。

2、有机农业市场竞争环境准备不足

其实,只要是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农业企业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环境下,有机农业需要预见到的市场竞争,在与其他有机农业企业势均力敌时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

4、市场混乱

一、假冒农产品太多

君汇农场的有机农产品虽然品质优良,但无法做到高价,因为市场上伪劣产品太多,鱼龙混杂。 用任何一块地注册一个有机品牌,但是卖100块地的蔬菜,或者直接收别人的蔬菜占为己有卖。

2、部门监管不利

假冒有机农产品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地进入市场,与政府监管有很大关系。 如果国家加强对有机产业的检查和监管,与消费者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君汇农场就不会出现危险。 走到这一步。

虽然君汇农场已经在艰难前行,但中国的有机农业仍需发展,才能让大众吃到健康的蔬菜。 那么有机农业应该怎么做才能立足市场,赢得未来呢?

1、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台湾的有机农业发展很好,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向台湾学习,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1、直销。

消费者可以直接到农场购买,也可以农场送货上门,也可以社区居民主动聚集一起购买。 由于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有机会直接交流接触,建立互信关系,这种销售方式往往比较稳定。

2.联运联销。

在有机蔬菜水果种植较为集约化的产区,建立有机蔬菜水果分级包装运输中心,由运输中心负责向超市或有机农产品专卖店等进行推广配送。销售方式包括生鲜超市运输销售、有机农产品专卖店和送货上门。

3、开设有机农产品专卖店和超市专柜。

近年来,有机农产品专卖店、超市专柜相继出现,可以使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也可以间接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2、借助国家政策,成本控制

国家对有机农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有机农业本身就是一个投资高、回报相对慢的行业,所以作为有机农业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的补贴或优惠政策,能拿到的钱就拿。

同时,要关注生产成本,借助有机农地使用或税收优惠政策等优惠政策控制生产成本。

3、走品牌化之路

1.申请有机农产品证书

有机农产品证书是对您的农产品的有力证明,它使您的农产品有别于传统农产品。

2、选好品种

任何优质农产品都是从优质种子逐渐长成的,所以优质品种的选择会让你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再加上精美的包装和个性化的品牌,相信你的有机农产品一定能够获得放在市场上。

3.让你的产品有故事

每一种农产品都是文化创意产业。 只有把最好的产品包装好,让它们保持最好的风味,才能最好地体现农产品独特的附加值。 有了文化营销,你的产品就有了故事,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在您心中树立一个丰满的形象,这样您的农产品品牌之路才会走上正轨。

4、创新发展模式,推广CSA模式

在中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大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 由于土地转产期的风险以及对土地和环境的要求,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有机农业仍难以大规模发展。

因此,有机农业企业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发展CSA模式,是一种现实而有益的尝试。 这种新的模式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让更多的人了解有机农业,让大众明白发展有机农业不仅仅是为了健康食品,更是一种公益行为。

五、加强农产品监管,提高产品竞争力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管理,防止不合格的认证机构出现在市场上。 减少国内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疑虑,提高消费信心。

同时,可以促进有机食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抢占发达国家广阔的消费市场份额,拓宽产品的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盈利能力。

有机农业是一个风口,也是一个“坑口”。 出风口与坑口之间,就看你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咨询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