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了解有机行业动态
注:2019年6月27日,洋县有机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座谈会在洋县人民政府召开。 原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区评审专家、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洋县有机产业发展顾问李天钢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一个演讲。 本文基于会议记录。
农本咨询是一家知名的区域性公共品牌咨询公司。 非常专业地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 去年,他们帮助洋县推出了“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家有目共睹。 农本是洋县人民的老朋友。 这两天陪着农本专家调研,感觉农本专家头脑灵活,知识面广,熟悉国情,对阳县的产业也有一定的了解。 今天的座谈会就是为了让农业专家更好地了解洋县的有机产业,以便做出更好的规划。 我的发言可以算是一个介绍。
一、“有机”是“大业”,是“大业”
“有机”是“伟大的事业”,“有机”保护着我们的地球。 有机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某个地方的事,更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事业。 “有机”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些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性很大,比如农药化肥的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滥用等,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有机商业的发展可以延缓甚至消除这些影响人类发展的事情的发生。 “有机事业”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共产党执政的目标是让人民幸福,有机产品可以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有机”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有机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大事业”。 有的同志说“有机是初级产品”,这是肤浅的认识。 其实“有机”涵盖了很多。 有机产业,现在我们把它提升到“企业”的层面,因为“有机企业”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符合当前新时代的“双山理论”,是食品安全的基本方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抓好发展也是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 因此,从“发展经济是最大政治”的角度来看,有机产业是洋县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是洋县人民的“大事业”。
2、洋县发展有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洋县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洋县”。 我先讲几个数据。 一是洋县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县3206平方公里面积的94%。 这在国内极为罕见。 在中国版图上,洋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中央公园”。 二是目前阳县森林覆盖率为68.9%。 我们发现朱鹮的时候,还是65%。 应该说,这几年阳县大力发展有机产业,森林覆盖率提高了,朱鹮也得到了保护。 毫不夸张的说,阳县很多地方,365天空气都很好!
洋县的水是“一水三域”。 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江。 汉江发源于汉中宁强,流经汉中市七个县区,全长274公里。 在我们阳县,有84公里。 阳县境内流入汉江的河流有22条。 洋县的水可谓一流三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为数不多的。 有人说“青海是中华民族的水塔”,但在我看来,“洋县是中华民族水塔的总阀门”。 从汉江到长江中下游,如果阳县的水被污染,长江中下游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南水北调需要从汉江引水60%。 没有阳县的22条河流,水量就不够用了。 可以说,在京津冀开发的水资源方面,洋县也功不可没。 现在阳县的水马上调到西安。 我跟省局厅厅说,我们都是同饮一江水,饮水思源,恩人在阳县。
“高差大”是洋县最大的特点。 阳县秦岭主峰海拔3071米,汉江入海口黄金峡海拔389米,落差近3000米。 由于落差大,有山地、丘陵、平原,生物多样性更加多样。 洋县有动植物4000多种。 “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都在洋县。 在全国2800多个县中,只有阳县能生产“黑、红、白、黄、绿、紫”六种水稻。
3、洋县是民族有机产业的开拓者、探索者和贡献者
作为首批“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区”之一,洋县有机产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这并不夸张。 我曾多次参与全国各省市有机示范区的评选工作,对国内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目前,阳县是陕西省唯一的“有机示范县”。 陕西省有机产业联盟即将成立,洋县人民政府是主要发起单位。 除洋县外,陕西省提出的其他4个示范区申请和评估时间为三年。 就算考核出来,三年后也能达到阳县的水平。 巨大差距。
洋县有机产业的实践说明了三点:洋县自觉贯彻“两山论”——“有机产业”是洋县的“金山银山”; 洋县的有机产业不仅在汉中和陕西,在全国也具有示范意义; 洋县县委、县政府在开发和保护洋县方面做出了科学、明智的决策。 1981年,阳县发现朱鹮7只,现存约3000只。 在珍稀动物保护工作中,洋县在朱鹮保护方面堪称“楷模”。 中国的国宝包括大熊猫和洋县朱鹮。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向外国友人赠送礼物时,往往选择朱鹮。
4、洋县要有机联合管理,走品牌发展之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绝非一帆风顺。 目前,洋县有机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
有机产业规模庞大,必须“共管”。 近年来,洋县围绕“稻、菜、果、药、畜、酒、薯”等产业,累计拥有有机大米、酒类、薯类食品、水果、中药材等有机生产企业29家,通过认证有机产品14类79种,14.1万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 与阳县黑米单一产业相比,更为复杂复杂。 这需要联合管理、市场监管、生产要素支持和资源配置。 一个部门如何做好? 总而言之,需要更多的“一把手”关注。 俗话说,“千难万难,一把手抓起来不难”。 只要大家重视起来,职能部门就能解决好。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从政治资源配置上搞好联管。
“物美价廉”现象突出。 现在,洋县有机产业发展中,“质优价廉”的问题依然存在。 我们都知道种植有机产品的成本是同类“非有机”产品的数倍,这就需要我们的有机产品在销售中以更高的价格得到认可。 但在现实中,由于消费者对“有机”的混淆,有机产品的价格未必会比非有机产品高,或者即使高也不会高多少。 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的发展中还存在着重复建设、低水平续建等弊端。 在市场上,看到某一种产品有好的效益,就会蜂拥而至,从事同类产品。 洋县虽然属于“西安一小时经济圈”,从西安坐高铁到洋县只需55分钟,但现在大货车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有机原料从洋县运往西安。 . 因此,现在是解决“让‘有机’更‘有价值’”的问题的时候了。 这就需要品牌,这也是我们找农本咨询的原因。
“阳县有机”呼唤品牌。 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终将走向品牌经济。 目前,国家已批准设立有机认证示范县120余个,仅2018年就申报有机认证示范县50余个。 在众多示范县中,洋县是首批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县。 打造“全国有机名牌示范区”是洋县不懈的使命,也标志着我国有机产业正从洋县走向品牌化时代。
有机产业需要引起领导的注意,打造品牌也是一种吸引大家注意的手段。 用品牌释放洋县的生态优势和有机产品的价值,通过品牌引领洋县有机产业的发展,让产品品质更好,产品更有特色,产品会有更多的市场,产业会更赚钱,有机生意会更红火。 有未来。
谢谢你们!
《贾晓谈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从认识、实践、方法三个维度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进行了透彻的讲解。
作者贾晓于2006年开始农业品牌研究,2009-2014年任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15年创办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的公司。 咨询公司——浙江农本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5年参与全国数百个地区的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建设,积累形成区域农业特色产业品牌建设的“农本法”农产品公用品牌。
本书是“农本法”的第一篇系统输出。
农本咨询案例遍布全国各地。 本书精心挑选了22个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建设实践,回顾交易过程,讲述“做法”,分析“思路”,总结“得失”。 传授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方法和技巧,对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具有启发意义。
农业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殷成杰热情地为本书作序。 他指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创造价值、整合资源、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重点。 书中的思想和见解求真务实、真挚真挚,对广大涉农地区的产业发展极具启发意义,对地方党政领导、涉农干部、涉农品牌建设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读过本书的党政领导和农业干部给予高度评价,十多位省市领导、县委书记、县长读后纷纷写下推荐和感想。 大家一致认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抓手! 本书是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本书在手,产业振兴无忧!